回顾这几年,整个行业在不断变化,技术在不断更新升级,用户认知也在不断迭代。在此过程中,一批先行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们则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总结经验,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节奏共同成长。如果要描述近年来工业互联网行业所发生的变化,有三个关键词可能比较形象:
第一个关键词是“紧迫”
大约四五年前,很少有制造企业愿意接受工业互联网。用一位汽车行业专家的话来说,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往往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每年能有1-2亿的营收就觉得高枕无忧了,并不认为产业互联可以带来多大的价值,所以没有动力主动寻求改变。
然而,随着行业内一系列标杆案例的出现,部分同行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了降本增效、抢占市场,加上疫情等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意识到,数字化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生存题,紧迫感便陡然而至,工业企业主动寻求上门合作的现象逐渐出现。
第二个关键词是“清晰”
曾经,很多制造企业的领导者对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直接把它们等同于无人工厂;同样的,有人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信息软件的部署,有人认为是机器的替换,有人认为是黑灯工厂,但随着行业的成熟,对行业的认识也逐渐清晰。正如一位业内资深专家所说:工业互联网是对产业链关系的重组,它不仅涉及企业内部所有系统的纵向集成,也涉及企业与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横向集成。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也改变了以往谈概念画饼的风格,变得越来越脚踏实地。大家也不再想谈酷酷的无人工厂,而是关注如何利用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生产线的灵活性……即使解决方案没有预期的那么完美,但却实实在在的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第三个关键词是“自信”
五六年前,国内行业喜欢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分析美国工业互联网走的什么路线,研究德国工业4.0的模式……但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我们已经看到,国外那些前辈的东西越来越少,谈论自己的东西却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自信。
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工业互联网虽然仍面临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但总体发展正在蓬勃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15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可监测的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达到3072万台套、工业App数量突破22.5万个,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2400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迈过了万亿元大关。
从行业角度看,工业互联网已在45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得到了应用;从产业层面看,产业互联网促进个体企业品质提升、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高效运行;从环节上看,工业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为行业进入新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转载于网易号用户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